四问四答弄懂“邳州四普”

推荐 2024-04-10 19:10:08 431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随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有序开展,我市也再次为全市文物“摸家底”。为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四普实质,顺利有序推动相关工作开展,市四普办特地梳理了四个关键问题以供答疑解惑。</span></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2em;"><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一、“邳州四普”是什么?</span></strong></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邳州四普”是邳州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简称。文物普查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文物事业立足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要求,以“统一领导、部门协作、分级负责、各方参与”的方式,对邳州市域内不可移动文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一项系统性工作。</span></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2em;"><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二、为什么要开展“四普”?</span></strong></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开展过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邳州地区的普查成果是历年来我市开展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早在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加强相关领域文物资源普查、名录公布的统筹指导。”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距今已逾16年,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数字化保护管理条件、群众对文化遗产事业的关注度等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迫切需要开展全国性文物普查,以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情况,为系统性加大文物资源全面保护利用,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管理制度,推动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span></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2em;"><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三、“四普”查什么?</span></strong></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邳州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将对我市范围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共6个类别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调查。普查内容包括对象名称、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使用情况、保存状况等。普查任务一是对所有“三普”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二是对“三普”尚未登记、2012年以来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本次普查实地调查阶段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的进行调查、认定、登记。基于对文物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更加全面和丰富的认识,完善文物认定办法和标准,将具有保护价值的古老建筑,反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普查范围,将1840年以后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重要关联的各类史迹,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span></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2em;"><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四、“四普”时间安排是怎样的?</span></strong></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四普”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从2023年11月开始,到2026年6月结束。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为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立文物名录、编制实施方案、建立普查机构、安装系统软件、掌握技术标准、组织开展培训、启动试点调查、强化专家指导等。第二阶段是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主要任务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实地开展文物调查,做好信息录入,加强技术指导。第三阶段是2025年6月至2026年6月。主要任务是依法认定、登记并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建立全省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逐级验收并向社会公布普查成果。</span></p><p><br/></p>